【永續新鮮事】從全球變遷到永續台灣

在1990年代初期,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(國科會)在國內創始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──全球變遷,邀集一群環境科學家與地球科學家,規劃了一個五年的研究藍圖,以鼓勵、促進大學裡有興趣的學者投入此計畫。到了1990年代中期,終於有一個研究全球變遷的社群出現,其中包括了大氣、海洋、環境工程、遙測等領域堅實的研究陣容;緊接著生態學家、生物學家和一群社會科學家也加入了這個由國科會支持的研究團隊

永續台灣2011

早在1989年,永續台灣2011主軸計畫的主持人蕭新煌和其他五位學者,曾經共同出版了一本厚達748頁的《台灣2000年》,書裡廣泛檢視了當時台灣在經濟成長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爭議,並指出如果政策與社會行為沒有徹底改變,2000年的台灣將會面臨環境與生態上的窘境。不幸的是,這些作者所預言的情景很多都應驗了;2000年時,我們發現自己的處境並沒有比1989年強過多少。因此在永續台灣2011主軸計畫中,蕭新煌等人決定把先前的調查往後延長11年,也就是到2011年。有了新的分析工具與新數據的支持,他們著手調查2011年台灣社會在不同面向下的永續發展情況,這個研究又分為四個組來進行。

「經濟組」的任務包含編製台灣的綠色國民所得帳(green GDP),以及建立台灣永續發展的經濟模型;這些模型考慮到經濟發展、環境生態保護、社會公平等不同面向,並用來預測若在不同政策帶領下,2011年台灣的永續發展會達到什麼程度。「社會組」則已針對台灣社會做過調查,試著評估台灣的環境意識,並找出新興的環保社會力量,以及它們對於推動台灣「綠色社會」的效力。「環境污染組」從政策與規章、科技與管理的角度來看,這組評估當前政府在水、空氣與廢棄物等方面的政策,並提出必要的修正意見。「自然資源組」負責重新清查及解讀台灣的自然資源,並列出當前自然資源消耗、環境涵容能力與土地資源利用的狀況,調查潛在的危機與可能出現的契機。

有趣的是,或許因為台灣獨特的地理、社會與文化型態,不論是在環境還是社會上的轉變,通常都比其他地區快速,也因為有較短的環境和永續性變化週期,使台灣成為實施這種調查的一個值得關注的對象。

資料來源:科學人雜誌

發表迴響